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實施“三線一單”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
內政發〔2020〕24號
各盟行政公署、市人民政府,自治區各委、辦、廳、局,各大企業、事業單位:
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,全面落實《中共中央?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》(中發〔2018〕17號)精神,結合自治區實際,現就實施“三線一單”(生態保護紅線、環境質量底線、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)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提出如下意見。
一、總體要求
?。ㄒ唬┲笇枷?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、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會精神,堅持生態優先、綠色發展,按照“劃框子、定規則、強基礎、抓落實”的總體思路,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,建立以“三線一單”為核心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,提升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,推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,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。
?。ǘ┗驹瓌t。
——堅持生態優先。牢固樹立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理念,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,落實生態保護紅線、環境質量底線、資源利用上線硬約束,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。
——堅持分類管控。根據自治區生態環境功能、自然資源稟賦和經濟社會發展實際,劃定環境管控單元,實施差別化生態環境管控措施,促進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。
——堅持統籌實施。按照自治區級統籌、上下聯動、區域協同的原則,統籌推進落實“三線一單”管控要求;結合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改善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,定期評估、動態更新調整。
?。ㄈ┲饕繕?。在全面完成生態保護紅線劃定的基礎上,建立生態保護紅線制度,確保紅線面積不減少、功能不降低、性質不改變,生態空間得到優化和有效保護,生態安全得到全面保障。
2020年,全區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,全區PM2.5平均濃度不大于35微克/立方米;全區列入國家考核的地表水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到59.6%,劣Ⅴ類水體比例控制在3.8%以內;全區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0%以上,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%以上。全區用水總量控制在211.57億立方米以內,國土空間開發強度為1.18%。
2025年,全區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,污染物排放總量和環境質量達到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“十四五”規劃目標要求。國土空間開發強度、能源消費總量得到合理控制。
2035年,全區生態環境質量實現根本好轉,水、大氣、土壤環境質量全面改善,節約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空間格局、產業結構、生產方式、生活方式總體形成,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,建設亮麗內蒙古目標基本實現。
二、構建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
全區共劃分環境管控單元1135個,包括優先保護單元、重點管控單元、一般管控單元三類,實施分類管控。
?。ㄒ唬﹥炏缺Wo單元。共422個,面積占比為74.50%。主要包括我區生態保護紅線、自然保護地、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等生態功能重要區和生態環境敏感區。該區域以生態環境保護優先為原則,依法禁止或限制大規模、高強度的工業開發和城鎮建設,確保生態環境功能不降低。
?。ǘ┲攸c管控單元。共651個,面積占比為19.61%。主要包括工業園區、城市、礦區等開發強度高、污染排放量大、環境問題相對集中的區域,以及生態需水補給區等。該區域應不斷提升資源利用效率,有針對性地加強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環境風險防控,解決生態環境質量不達標、生態環境風險高等問題。
?。ㄈ┮话愎芸貑卧?。優先保護單元、重點管控單元之外為一般管控單元,共62個,面積占比為5.89%。該區域主要落實生態環境保護基本要求。
三、建立生態環境準入清單
基于生態保護紅線、環境質量底線、資源利用上線,充分吸納整合已有相關規劃、功能區劃、行動計劃、戰略環評等要求,從空間布局約束、污染物排放管控、環境風險防控和資源利用效率等方面明確生態環境準入要求,建立五級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管控體系,即1個自治區總體準入清單、3個重點區域及黃河流域準入清單、12盟市總體準入清單、103個旗縣(市、區)準入清單、1135個環境管控單元準入清單。
四、推進成果落地應用
?。ㄒ唬┓战洕鐣哔|量發展。各地區、自治區有關部門要強化“三線一單”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與國土空間規劃的銜接,在相關立法、專項規劃編制、產業政策制定、城鎮建設、資源開發、重大項目選址、執法監管等方面,將“三線一單”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作為重要依據,加強協調性分析,不斷強化“三線一單”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硬約束和政策引領作用。
?。ǘ┲紊鷳B環境高水平保護。各地區、自治區有關部門應將生態環境分區管控作為推進污染防治、生態保護、環境風險防控等工作的重要依據和生態環境監管的重點內容。各級生態環境部門應強化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在環評、排污許可、生態、水、大氣、土壤、固體廢物等環境管理中的應用,嚴格落實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。
五、建立成果管理機制
?。ㄒ唬┙ㄔO成果應用平臺。自治區生態環境廳負責建立“三線一單”數據應用平臺,做到成果落圖固化,實現數據集中管理、查詢、應用、展示、交換和信息共享共用。
?。ǘ┙⒏抡{整機制。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原則上每5年牽頭組織一次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數據評估與調整工作??山Y合國家和地方發展戰略、區域生態環境質量目標、生態保護紅線評估調整、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等重大變化,適時組織對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數據進行更新、調整。
六、保障措施
?。ㄒ唬┙M織保障。各級人民政府為本行政區域“三線一單”編制和實施的主體,要切實落實主體責任,扎實推進“三線一單”的編制、發布和實施。由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統籌協調,自治區發展改革委、工業和信息化廳、財政廳、自然資源廳、住房城鄉建設廳、交通運輸廳、水利廳、農牧廳、文化和旅游廳、能源局、林草局等相關部門和各盟市積極參與配合,組織開展好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實施、評估、調整更新和宣傳工作。
?。ǘ┵Y金技術保障。自治區生態環境廳要加強資金、技術保障,切實做好“三線一單”實施、評估、更新調整、數據應用和維護等工作。
附件:1.內蒙古自治區環境管控單元圖
??????2.內蒙古自治區各盟市環境管控單元分類統計表
2020年12月29日
?。ù思_發布)
附件1
內蒙古自治區環境管控單元圖
附件2:
(來源: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)